首页 > 新闻中心

擦亮中国“太空之眼” 他说“我们不惧怕任何挑战”

来源:环球国际app    发布时间:2025-11-08 19:26:46

  

擦亮中国“太空之眼” 他说“我们不惧怕任何挑战”

  三十多年来,张学军致力于大口径反射镜的自主研发,从500毫米口径到1米,再到更大口径,张学军带领团队一次次突破极限,让我国的“太空之眼”越来越清晰。

  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光学制造中心,张学军正仔细查看镜片的抛光情况,他每天都惦记着眼前这个直径2米的大家伙,这就是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的主反射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所长张学军:相当于是人的眼睛一样,要想看到那么高的精度,它要求镜面的精度要达到优于10个纳米。打个比方,如果把这个镜面放大到60公里一个大圆,把土地平完之后去量这个高低差,要控制在±0.3毫米。

  张学军介绍,这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口径反射镜片,有了它,巡天望远镜升空运行之后,将拥有更大视野,给人类带回更广阔的宇宙高清图像,开启人类对于宇宙的崭新认识。要想比别人看得更清、看得更广,就要比别人的眼睛更亮,让我国的“太空之眼”越来越清晰,是张学军三十多年来不懈奋斗的目标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张学军就参与到500毫米口径非球面反射镜的研发中,那时我国载人航天刚刚起步,急需大口径反射镜,但当时空间反射镜材料一直依赖进口,在技术封锁下,我国只可以使用直径1米以下的“小镜子”。

  张学军:国家需要,你买又买不来,怎么办?就得坚持做,心里面憋着这股劲,要把这个事做好。

  历时十余年,张学军和团队终于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代大口径非球面数控加工设施,有效打破了国外的设备禁运和技术封锁,系列创新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任务中,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不过,这还远远不足,在航天遥感领域,反射镜的口径越大,观测能力就越强。从2010年起,我国重大专项、天文观测等提出更高分辨率成像需求,光学口径要求达2米甚至更大,这又带来了新的挑战。

  张学军:当时我们500毫米叫大口径,美国玻璃材料反射镜已经能做到8米了,我们仍旧是落后很远。只要有需求,就顶上去解决这一个问题。

  张学军再次迎难而上,本科材料专业的他,敏锐察觉到碳化硅在大口径反射镜领域的应用前景,于是提出研发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但这一想法并不被看好。

  碳化硅硬度仅次于金刚石,是制造反射镜的理想材料,同样厚度下其抗变形力比玻璃强4倍,但制备难度极高,口径一旦增大,就有可能会出现内部缺陷而导致开裂,国际上一度认为无法突破的口径极限是1.5米。然而张学军和团队通过缜密论证,坚持选择了这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2009年底,国家立项研制大口径高精度碳化硅非球面反射镜集成制造系统。由于技术难度极大,7年时间里,他们先后烧制了四块镜坯,但都以失败告终。

  张学军:每一次烧结都要一年的时间才能烧出来,但是由于工艺参数没控制好,它裂了。就像蒸一锅馒头,这一锅馒头得蒸一年,你打开一看,碱大了不能吃了,再过一年再蒸一锅,发现碱小了又不能吃。着急,但不能说我们烧不出来了。科研道路上没有捷径,一定要认准方向,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坚持才能最后取得突破。

  张学军:这一块当时我们也没有把它扔掉,除了研究它材料性能以外,我们用工程胶把它粘接起来,去验证光学抛光工艺,每一步工作你都学到一些知识,才能不断去改进你的工艺过程。

  顶着巨大压力,张学军带领团队反复试验,终于突破了一系列反射镜制造关键技术,2米、2.4米、3米单体碳化硅反射镜相继研制成功,围绕着大口径反射镜制造的工艺路线,一整套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检测装备也同步开发完成,经过近十年的艰苦攻关,大口径反射镜制造的全部核心技术真正掌握在了我们自己手中。

  张学军:现在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这一块,我们不惧怕任何挑战,我们慢慢达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尺度精度比越来越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只是出于传递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若不希望被转载或者可以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徐卫林院士团队研制新型芯鞘纱线织物助力太阳能海水淡化 Engineering

  李兰娟院士团队新方法:检测特定肠道菌群评估微生态平衡 Engineering

  周婷婷教授、王广基院士团队发现减轻栀子苷肝毒性新靶点,提出药源性肝损伤防治新方向 Engineering

  邢锋院士团队“碳纤维电化学行为调控及工程应用”最新成果 Engineering

  哈工大马军院士团队:迈向可持续的城市水系统——推进低碳水处理的战略路径 Engineering

  任南琪院士团队:β-环糊精生物炭助力人工湿地高效脱氮 Engineering

  贺克斌院士团队:食品系统与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空气污染的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Engineering

  哈工大杜耘辰等:基于蛋白盐析效应构筑三维定向多孔WC&# ...

  黑龙江大学李强/张思悦:基于Ruddlesden-Popper型阴极催化剂实现固体氧 ...

上一篇:碳化硅陶瓷有哪些特性 下一篇:吉林:创新春雷向沃野

新闻中心

地址:登封市卢店镇栗子沟村

联系方式:

手机:18937632277

传真:18937632277

固话:18937632277

邮箱:yang96618@163.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10113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