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品中心

开局4个工程师如何守住郑州城

来源:环球国际app   发布时间:2024-10-22 18:21:10

  截至3月19日,在所有与湖北接壤省份的省会中,郑州的新冠肺炎累计确诊患者人数以157例位列倒数第二。然而在武汉封城前的春运中,河南却接纳了最多的武汉出省人口。如此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下,郑州所取成绩实属不易。

  在武汉封城前,郑州就启动了数字防疫系统。武汉封城后,郑州仅用38小时就上线了发热病人登记系统,五天后又在全国第一个上线了AI智能外呼系统,还第一个使用扫码登记系统,第一个上线企业复工及员工健康信息登记系统......

  一整套动作下来,让郑州率先搭建起立体式数字防疫系统,有效地遏制疫情。随后又率先吹响了复工复产的冲锋号。

  “不复工有压力,复工也有压力”。回想复工前的煎熬,郑州上市公司烨达新材董事长吕凤鸣至今心绪难平。正月里,工厂曾开会讨论复工,但急于完成订单的销售部和担心工人聚集的生产部起了争执,结果不了了之。

  烨达新材的拳头产品黑刚玉是一种短期难以寻找替代品的工业磨料。无法复工会导致订单大量积压,不仅企业损失惨重,海外十几个国家的客户更面临断供停产的风险。

  这还不是最糟心的问题。疫情爆发初期,物资极度短缺,郑州号召本地企业家发挥力量。吕凤鸣拜托海外客户“抢”回一批防疫物资,欠下天大的人情,谁知后来这些客户的生产难题竟全部卡在了他这边,每天几十通电话,催得人焦心。

  吕凤鸣的遭遇不是个案。郑州人口只有北京一半,但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近2500家,接近北京的八成。此外,郑州还有外贸相关企业2916家,几乎触达全世界所有角落。企业多,国际产业链压力自然就大。

  迁徙统计显示,春节过后,郑州在全国热门迁入地的排名久居前十。而附近信阳、南阳等地有大量湖北返乡人员,情况令人揪心。

  烨达新材里就有几个南阳工人,要反复求证后才敢确认他们的行程安全。人少尚可交叉问询,一旦全市复工复产,总计约一千万的人口流动,谁来保证他们的健康?

  郑州市委要求必须拿出一套应对复工复产的数字防疫系统。压力压在了“大数据组”的肩上。

  “大数据组”的准确称呼,是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社会防控部大数据组,牵头单位是市大数据管理局,阿里云提供技术支持。

  接受虎嗅采访的时候,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郭程明为自己声音嘶哑而表示抱歉。

  1月21日,郑州市第一份数字防疫系统方案由大数据管理局向市里提出。当天晚上,领导拍板,防疫专班成立。

  此后,郭程明从始至终保持着这样的工作状态:时刻在说话,除了应答其他部门的系统需求,协调数字化资源,与阿里云工程师沟通运维情况,进行各级系统培训外,每天还要向市领导汇报数字防疫进展,有时一天汇报好几次。

  一系列“阻击战”很快打响。10天内,大数据局联手阿里云火线为郑州市研发上线“发热门诊登记信息系统”、“医疗物资上报与统计系统”、“疫情应急智能外呼系统”、“外来人员健康登记系统”等4套系统。4套系统分兵把口,守住了郑州的医疗、社区、市界。

  阿里云“数字郑州项目”负责人郝亮回忆,那一段时间的感觉就是阻击战、歼灭战,“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攻下山头”。

  几场大仗让大数据局和阿里云团队共同锻炼出了“快速的研发能力”、“过硬的技术能力”、“快速的迭代能力”,以及贯穿始终的政府“数字领导力”。

  每一项能力都遍历考验。接下来虎嗅通过多位一线“指战员”的亲身经历,为你深度拆解复工所需要的“四大能力”。

  快速上线能力是数字防疫系统致胜的保证。但要快速上线,首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人的担当。

  1月21日,郝亮果断从北京直奔郑州,向郭程明提交了数字防疫系统方案,为郑州抢到了宝贵的先机。

  1月23日,当郝亮正着手组建异地团队时,武汉封城的消息传了出来,“整个形势完全变了”。

  有媒体报道,封城前从武汉跑出了500万人,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涌入河南。郑州市内的各大医院紧急进入临战状态,原防疫专班就地升级。市领导要求:“三天之内,发热门诊系统必须上线。”

  留给郝亮的只有人在郑州的4个阿里工程师,以及全市6000多家医院规格不一的信息系统。

  医院算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单位,但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是自行采购,自行建设,标准、格式、接口各不相同,三天内打通实属天方夜谭。

  他立刻挨个给阿里兄弟部门打电线日,大年三十,支付宝、钉钉、阿里云前、中、后台的工程师、全球技术服务部的的同事们都应征而来。

  特殊时期,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经历总令人印象非常深刻。阿里云全球技术服务部的王璐华搭乘动车从浙江前往郑州,整个车厢只有他一人,感觉如同坐了一趟“专列”。

  窗外的新年礼花成为炮火,这场“发热门诊登记系统”之战,就成了郑州所有大小战役的开端。

  幸运的是,两年前阿里内部孵化出一个叫“宜搭”的项目。宜搭集合了页面设计、业务规则定义、数据沉淀与分析众多能力。即便是一个编程新手,只要在指导下使用拖拽、配置等动作就能快速搭建简单的系统功能。

  采用“宜搭”,郝亮他们只需分出部分人指导郑州市65家发热定点医院独立搭建子系统,而大部队则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更难的技术问题上。

  另一边,大数据局紧急协调郑州有关各大局,资源纷至沓来。由于郑州市的重视,各部门通力配合。终于,大年初一,原计划三天上线的“发热门诊登记信息系统”研发完成,只用了38小时。

  为何快速上线如此重要?因为,数据是防疫的探针。如果领导不能准确掌握发热病人数量和发热门诊承载量,可能会一味增设发热门诊,导致妇幼保健院、肾病医院、血液病医院等专科医院接诊新冠患者。造成交叉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同时也会挤压医疗资源而耽误其它病患。

  事实上,郑州、北京、辽宁等地都缩减过发热门诊数量。北京就在101家发热门诊中保留了76家,疫情较轻的辽宁则在282家中保留了184家,其他发热门诊暂时关闭。

  正是明白责任大于天,阿里云技术团队才分秒必争,突破“三天”的极限,做到了“38小时”上线

  在“快速上线”、“技术过硬”、“快速迭代”这三项技能中,“技术过硬”尽管排在第二位,但最能体现科技公司的实力。

  完成“发热门诊登记信息系统”任务后,阿里云技术团队主动请缨开发了“疫情应急智能外呼系统”。这是一套用机器人客服向郑州市民拨打电话填报健康信息的系统。

  郭程明回忆,没有数字防疫系统之前,社区人员要挨家挨户敲门,挨个打电话统计情况。仅电话一项,一个社区人员每天要做4次统计,每次统计要打200个电话,每个电话要统计二十项数据,几乎占用了全部的上班时间。社区的状态是“无序”、“各自为战”。

  虎嗅了解到,其他城市也曾被社区健康登记拖累了大量精力,甚至一些病人因此得不到及时响应,耽误治疗,由轻症转向重症。

  鉴于此,阿里云技术团队提议研发“疫情应急智能外呼系统”,在郑州率先应用阿里达摩院的人工智能黑科技。AI线人,理论上只要增加算力,系统的承载能力近乎无限。

  郝亮发现,系统的“接听率”很低。原来,他们用的是0371的号码,“不够权威,老百姓不认”。

  这时,大数据局挺身而出。大数据局向指挥小组建议,将系统接入“12320全国健康服务热线”,再由防疫领导小组发布“启用外呼系统的公告”。为了全力配合,市卫监委还调集了上百人的人工接听队伍,以服务那些没有即时接听电话而回拨的市民。

  经此调整,该系统的接听率和完成率双双冲上89%。截止3月18日零时,系统共计完成呼叫 99万次,接听人数为84万人。

  郝亮介绍,此举引发了全国效仿,一时间AI智能外呼和12320这个原本冷门的号码都成为了“抗疫”主力。

  在“快速上线”、“技术过硬”、“快速迭代”这三项技能中,“快速迭代”是一项可能让工程师“落泪”的技能。

  因为在郝亮看来,“如果快速迭代跟不上,就无法持续实现用户需求,就会被弃置不用,甚至帮倒忙。”

  2月2日,郑州上线了“外来人员登记系统”,并在全国率先使用了二维码,也即后来“健康码”的雏形。扫码结果分为“红、黄、绿”三种:红码高风险,绿码无风险,黄码代表5小时窗口期,还包括首次扫码信息不全人员,其中不少是疫情期间始终在家。

  当时,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在门诊、住院部设置了重点地区患者指定诊区和应急隔离病室。门诊预检分诊处的护士们严把入口,推行健康扫码,全院上下“同仇敌忾”。可黄码窗口期,让医院措手不及。

  对于医院来说,治病没有窗口期,要么隔离诊疗,要么普通诊疗,只有这两种方案。医院拿不准黄码该怎么去办,只好逐一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史调查,患者开始在预检分诊处积压。同时,无法扫码、扫码图标容易混淆等问题冒头,亟待解决。

  医生们起初意见很大。郑州市卫健委立即找崔玲等一批专家讨论,“哗,提了好多问题。”

  一线医生们的意见,迅速反馈到大数据局,研发人员当即分兵支援。几小时后,医院端黄码并入红码,别的问题也相应得到解决。

  崔玲介绍,郑州妇幼保健院本身很重视信息化建设,科室一直在应用先进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效果很好。医生们并不抵触数字化,关键是建立信任。

  一切朝好的方向发展。从1月25日“发热”系统上线日“外来人员”系统上线个数字防疫系统。

  问题一个个被迎刃而解。数字防疫系统所需的快速研发能力、过硬的技术能力、快速迭代能力,以及贯穿始终的政府数字领导力全部具备。

  2月9日,郑州“企业复工及员工健康登记系统”及时上线日,郑州全面复工复产。

  到目前为止,郑州的规上工业公司已经百分之百复工,社会复工全面铺开,系统运转良好。

  多名受访者谈到,郑州的数字防疫的高效运行,与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对数据技术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视密不可分。他曾多次指示,要发挥数据技术的作用,形成“数据闭环、管理闭环、责任闭环”的全过程管控体系。

  疫情爆发后,为了及时掌握辖区防疫情况,郑州副市长以上干部全部配备手机端“数字驾驶舱”,各县市区委书记、区长和分管领导都能在手机端接收《疫情简报》。

  从肯定第一版数字防疫系统方案,到让大数据局参与防疫指挥体系。从协调12320热线,到响应需求快速协调迭代。从社区防控,到外来人员防控,再到企业复工防控,十天之内构建郑州数字化防控的社区-市界-企业“铁三角”,体现出郑州政府高度的“数字化领导力”。

  郭程明局长在接受虎嗅采访时坦言,面对时代的趋势,郑州迎了上去,他自己也感受了一把“历史的推背感”。

  据说,阿里云内部也在总结“郑州经验”。郑州一役,成了数字政务解决重大突发问题的成功范例。

  在郑州以外,地方政府也大大加快了政府“委办局”之间系统打通的过程。新的数据不断融入城市治理体系,持续刷新着城市治理的密度。

  阿里云智能数字政府事业部总裁许诗军预测,继数字城市从1.0到2.0的跨越之后,城市治理也将从目前的“网格化”进化到“微粒化”时代。

  北京、上海、海南、杭州等地,已在探索将疫情期间沉淀下来的城市治理能力应用到日常城市的生产和管理中。

  烨达新材已经恢复了八成的产量。吕凤鸣说他这一次感受到了“学习的力量”。工厂内平均岁数五十几岁的车间师傅们全部学会使用钉钉,下一步的目标就是“生产的全面数字化”。

  对于郝亮和郭程明来说,战斗还远未结束。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外防输入成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目前他们上线大系统,其中值得指出的是,英文系统的海外版已经开发完成,境外来华人员申报路径畅通。一手消息,阿里巴巴还将专门成立信息专班,以升级针对严防境外输入的数字防疫系统。

上一篇:11月刚玉供货安稳 后期价格有或许回调 下一篇:三安光电:碳化硅MOSFET技术进展揭秘未来市场或迎转机!

2019-2025年河南黑刚玉行业现状与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分析报告

大家好,近来有很多网友留言说从去年开始因为环保检查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乃至众多...

长城汽车进军半导体背后的逻辑

众多车企在为芯片短缺发愁之际,长城汽车已经于12月29日,与河北同光半导体股...

特斯拉电动车

毋庸置疑,驾驶柴油或汽油动力车辆的人几乎能打开任何燃油泵并加满油箱。对于电动...

小伙子买来翡翠原石把原石泡在水里一年。

好啦,今日小编来给你们讲讲便是小伙子在夜市中买了一块原石,小伙子把原石拿回家,拿回家在水里泡了一...
地址:登封市卢店镇栗子沟村

联系方式:

手机:18937632277

传真:18937632277

固话:18937632277

邮箱:yang96618@163.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1011377号-1